影音分類

2016 小學組 佳作─嘉里很有視之反光鏡守護神

嘉里國小有一群小學生,受到張秀雄叔叔的故事啟發,為了讓上學之路變成一條更安全的道路,先是發起擦拭學校周圍的反光鏡計畫,接著擴散到全村,更將需要汰換的反光鏡記錄下來。最後這件事蹟還得到瑪利亞基金會小學生做公益的評審團特別獎。
-
【製作團隊】馬佳恩 劉瑜庭 黃子揚 盧葉嘉龍 徐敬斌
【指導老師】陳恒鳴 徐瑞甄 陳貴美
【評審評語】以關懷村內反光鏡為主題,以小記者的報導方式,呈現小學生認養擦拭反光鏡的過程。題材選擇有趣而生動,頗富創意。影片充分紀錄並展露小學生關懷公共事務的能力。

看詳細

2016 中學組 佳作─海祭祭海 Pafafoi教會我們的事

海祭(Pafafoi)是阿美族人在豐年祭之前必須進行的重要儀式,主要是感念祖先們留下了海上謀生的重要技能。由於未如豐年祭般如此受重視,許多部落年輕人未能每年都回鄉參加,近年來許多部落舉辦的形式內容和規模逐漸式微。位於沿海的都歷部落仍堅持傳統和傳承的意義,值得紀錄和學習。
-
【製作團隊】李皓武 林海倫 高惠羽 賴沛慈
【指導老師】賴奕芸
【評審評語】很吸引人的片頭動畫,很簡單的祭典記錄,沒有過多的情感,但是可以從現場參與的人當中感受到歡樂的氣氛,也看到人與大自然之間最真實的親近,喜歡多過於傷害,尊敬多過於畏懼。

看詳細

2016 中學組 佳作─稻香 到鄉

第一次離開宜蘭到高雄參加營隊,回到宜蘭,剛好稻穀採收,聞到稻香味,想去體驗割稻。剛好群英村辦理割稻體驗,清清阿姨和她先生為了家族守護土地,不使乏人耕種的土地荒廢,經過夫妻多年的努力,終於種出經過認證的無毒米。
-
【製作團隊】張詠舜 楊亭玲
【指導老師】黃雅惠 陳怡君
【評審評語】台灣的農田從事有機種植的為數並不少,但是對於有機的定義與種植過程很多人都有印象中的差異,導演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將有機耕作的過程及農家的甘苦忠實呈現出來,讓看過本片的人能對農田有機種植的影響有基礎的認識。

看詳細

2016 中學組 佳作─拾近距離

台灣鄉村人口老化與年輕族群外流的現象,一直是現今鄉村所存在的問題,西湖鄉目前人口只有三、四千人,許多年輕人都到外縣市謀生,然而留下來只有孤苦無依的老人與隔代教養的孩童,為了讓年輕人返鄉與增加社區的活力,由「羅翌倫」也是位大學哲學系的助理教授,號召一群年輕人,在這裡開設了一家麵包工坊名叫【柴燒卡帕尼】。
-
【製作團隊】謝秉科 詹昀蓁 王宥愉
【指導老師】邱錫塘
【評審評語】以西湖鄉的麵包工坊「柴燒卡帕尼」為主題,紀錄年輕人回鄉的經營過程以及和社區的互動。主題特別,並能抓住當前社會脈動。

看詳細

2016 中學組 佳作─童心禾作

龍肚國小座落在風景秀麗且富饒的茶頂山下,從日治時代就從事農業活動,傳承客家人勤農於耕的精神。讓我們從生活中學會觀察大自然生物成長過程,親身體會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幸福感。
-
【製作團隊】鍾子芙
【指導老師】馮志仁 蔡明孝 施良達
【評審評語】土地新價值,人文新精神,透過勞動與實作,讓小朋友直接感受稻米的栽種文化,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故事節奏輕快,但現場音過大,同時交雜旁白和音樂,若聲音的處理若能更細膩些,影片的觀看舒適度將會更好。

看詳細

2016 中學組 佳作─田滿2:重生

去年「農地農用」、「耕地保護」的記憶還十分鮮明,一年過去了,改變了什麼?什麼又被改變了呢?為了找尋土地新價值,我們決定探訪最親近土地的聲音—「農夫」,聽聽這片土地上,他們的堅持與想法。
-
【製作團隊】黃峻傑 黃書凡 林宥蓉 蔡辰緯 曾詰淩
【指導老師】李易倫 張家豪 顏廷伍
【評審評語】影像質感很高,但流於影像的堆砌和文字標題的展示,感覺像是前導片,故事還沒剪出來。後段的訪談,太過片段,未能完整表達受訪人物的精神,是最可惜的地方,若能繼續紀錄剪輯,將改變的過程做完整說明,會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影片。

看詳細

2016 社會組 銀牌─遷移啟市

全國最大的傳統市場即將拆遷,面對新舊建築物的交替,空間裡的各種行為,記憶及情感上的連結,底層生命力的身影,這些屬於台灣獨特的傳統市場文化,特殊氛圍的場域,是否會不經意的消逝?
-
【製作團隊】林煥文
【指導老師】丁雯靜
【評審評語】台中建國市場2016年因都市更新、鐵路高架而搬遷。新市場雖有整齊的設計,但舊市場700多戶家庭四十多年的青春,搬遷之前在鮮活的生食、氤氳的熱氣裡徘徊不去。導演溫柔記錄的不只是市場,更是記憶與生活。

看詳細

2016 社會組 佳作─呼吸的石版屋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有人住的房子才有生命。但在屏東縣霧台鄉的舊好茶石版屋聚落,因為部落遷移後,面臨保存危機,甚至被國際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MF,列為世界建築文物守護計畫名單內,促使部落內部開始去思考,未來該如何保存石版聚落。
-
【製作團隊】顏嘉明 李玲玲
【評審評語】紀錄屏東縣霧台鄉石版屋聚落的文化資產保護,在世界組織WMF來台前,作者親自探走,探討保護的困境。片中小獵人娓娓訴說小時候石版屋聚落盛況,內容深入,畫面動人。

看詳細

2015 小學組 金牌─田.滿

自從雪隧開通以來,交通便利、觀光流動人口變多了,帶動地方的繁榮,吸引更多人來宜蘭定居或置產,昔日綠油油的農田也一塊塊的減少,奇怪的是,農田不種稻了,改種『房子』。我們希望透過影像記錄、深入農家訪談、田野調查,用鏡頭訴說屬於我們的觀點。
-
【製作團隊】蔡辰緯 黃峻傑 黃書凡 曾詰淩 林宥蓉
【指導老師】李易倫 張家豪 顏廷伍
【評審評語】本紀錄片透過鏡頭,引領學童對於身邊重要議題—農田農舍,進行探尋與資料收集;面對大人們認為無法解決的環境問題,學童能進行多方訪查與參與公共討論,學會傾聽不同角度的聲音,充分體現「踏查」精神與落實媒體識讀核心精神,值得肯定。
 

看詳細

2015 小學組 銀牌─刻畫藝生

傳統的佛像已漸漸的式微,雕刻師從事這個行業已將近40年,這次的拍攝剛好遇到本里的福德祠要進行佛像的雕刻,我們花了近四個月的時間進行拍攝,從木頭到神像,我們看到一位雕刻師的堅持,當然也希望他的萬神會能實現.
-
【製作團隊】廖堉縉 李信真 王怡欣 江梓鍹 蕭宥璇
【指導老師】楊申弘
【評審評語】細膩的拍攝手法,捕捉了傳統雕刻師的技藝與神韻。攝影機進入雕刻工作室,製作團隊參與其中觀察,並抽絲剝繭的提問,滿足觀眾的好奇心,並帶領觀眾一步一步進入雕刻藝術的世界,呈現傳統技藝精髓與信仰內涵,兼具知性與感性,更具有可看性。
 

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