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分類

2018 中學組 佳作─飛閱溪口

透過空拍機記錄流經溪口鄉的三疊溪,闡述溪口鄉地名的由來及三疊溪旁的環境生態,如河灘地及候鳥等。透過記錄夜間諸羅樹蛙調查實況,讓大家了解三疊溪不僅是會淹水的溪流,也有豐富生態,提醒大家守護自己的家鄉。
-
【製作團隊】劉宇哲 陳沛妏 洪子晴
【指導老師】黃孝文 李佳齊
【評審評語】作者意欲以兩者截然不同的角度切入地理、家鄉,在融合上使用了好的技巧,讓不同相在一部影片中保持平衡。有確實選擇空拍的鏡頭語言,創造成功的視覺經驗。

看詳細

2018 中學組 佳作─稼禾萬事興

宜蘭群英社區農民張本章和家人因為不忍環境被農藥和化學肥料汙染,從接手農地後,多年來採取友善耕作的方式種稻,並提供農地和設備讓社區的孩子體驗農事、包粽給獨居老人,愛鄉愛土的心,讓社區居民聯繫在一起,期待政府協助友善耕作的小農產銷,讓土地價值能永續。
-
【製作團隊】張詠舜 楊亭玲 楊淳旭 張心柔 葉宥序
【指導老師】黃雅惠 陳怡君
【評審評語】飯後感言成了全片最有力量的部分,就像是一記漂亮的回馬槍,讓人思考當代農村的困境。

看詳細

2018 社會組 佳作─看不見的大怪獸

一幅幅核廢料為主題的圖畫,出自於蘭嶼的孩子在美勞課上筆繪出來,從中表達他們對於核廢料與環境議題的關心。三位朗島國小的六年級生,透過環島進行測量實驗,及訪談家人,藉這次機會深入了解自己所生長的這座小島正面臨的問題。
-
【製作團隊】鄭宇騏 鄭勝奕 黃靜薇
【評審評語】這絕對是個迫切而且需要更多人關注的議題,在我們享用便利能源的同時,也請看看孩子們抓到的這頭大怪獸可能帶來的危害。

看詳細

2018 社會組 環境生態特別獎─上山走走

透過阿里山鄒族獵人的日常與打獵過程,看見獵人與自然、土地的深厚連結,並揭開狩獵文化的神祕面紗。
忠實地記錄在這阿里山山林之間所存在的獨特生活體系,並讓觀眾了解狩獵對於原住民的意義。其背後蘊含著身為獵人的驕傲、執著和溫柔,以及整個成長環境背景,對於獵人價值觀的養成。
-
【製作團隊】田瑀 宋映萱 劉伊翎 李宣萱
【指導老師】蔡崇隆 吳政龍
【評審評語】鄒族人不說上山打獵,而說上山走走,去拿一些獵物,影片追隨獵人浦少光上山,細膩地呈現他的狩獵活動,以及他在部落裡的自在生活。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原住民與大自然相依相守的傳統,他們早已在實踐「現代」的環保意識。

看詳細

2017 小學組 銅牌─花生什麼樹

行道樹的存在對環境生態、交通安全和生活品質等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四年級上學期的主題探究課程,我們以「花蓮市行道樹」為主題進行學習,原本對行道樹沒有太多關注的我們,因此產生了一些改變…
-
【製作團隊】王胤育 吳睿哲 廖彥彰 蔣海晴 莊宜蓁
【指導老師】龍麗華 吳庭葳 陳俞君
【評審評語】難得看到記錄有關行道樹的照護,這是一個好主題,因為大部分的居民不關心臺灣老樹,更何況是行道樹,謝謝你們。雖然影片表現稍稍生澀點,但整體架構相當完整。衷心希望透過小朋友關心路樹的熱情,能讓臺灣居民行車走路時,對路樹多一點點溫柔的注目與感謝的心。

看詳細

2017 中學組 佳作─家鄉四草WAY

四草的生態特別美,早期這個地方的產業是以農業為中心,卻因為海水倒灌,使得農田無法耕作,而導致產業轉變成養殖漁業,沿海地區則出現了養蚵業。然而時代變遷,環境被破壞,小漁村漸漸沒落,但是背後還有一群默默守護著家鄉的人。
-
【製作團隊】黃郁芸 羅芊鈺 賴宥瑜 王健勳
【指導老師】何婷婷 王教哲 何彩雲
【評審評語】談區域變動,很少用這麼溫柔,以家人訪查為線,兼述產業,環境,及家族情感的流動,也反映出作者藉攝影機,和被攝者彼此倚靠的需要。

看詳細

2017 社會組 銅牌─猴平世界

林美吟, 9歲那年隨父親上壽山遇見臺灣獼猴,那是他們第一次相遇。歷經二十幾個寒暑,看著山上猶如自己親人的獼猴數量日益減少,人猴衝突也伴隨著城市的過度開發日益增加,面對人類的誤解,以及猶如自己家人的獼猴之間,她該如何找到猴(和)平共存的平衡點?
-
【製作團隊】李啟銓
【評審評語】這是一部看完之後會讓人深刻反省的作品。人類文明對於自然裡其他生物的貢獻是什麼?除了破壞恐怕沒有其他。
但片中的女孩讓我們知道,人們應該多做些什麼去改變這個現實。
 

看詳細

2017 社會組 佳作─看見星星在飛翔

木柵公園內的萃湖是一座濕地生態池,被臺北市選定復育螢火蟲的場所,而社區居民們也殷切期盼螢火蟲能再現萃湖,於是由文山社區大學陳德鴻老師帶領生態班學員、志工以及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找回萃湖美力」的活動,希望找回昔日萃湖的綺麗與活力。
-
【製作團隊】陳榮瑞
【評審評語】完整記錄下復育螢火蟲的過程,看見眾人同心協力的努力,富有教育意義。結構完整流暢,,具有一定的製作水平。

看詳細

2017 社會組 佳作─塭仔邊

2016年的暑假,阿公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去遠方旅行了,重回學校的我,開始興起拍攝家庭電影的念頭,想留下更多阿嬤的日常影像,卻也在拍攝的途中,悄悄記錄下一場連神明都無能為力的環境公害。
-
【製作團隊】林立婷
【指導老師】曾吉賢 吳永毅
【評審評語】從片名到整體影像都讓能人感受到一個小村莊裡的寧靜,以及村莊裡的哀愁。人們破壞了環境,環境回過頭來又傷害了人們。這是一個我們需要停止的循環。

 

看詳細

2017 社會組 環境生態特別獎─南蚵一夢

臺南海岸四月到七月,海岸上蚵架與保麗龍廢棄物在海灘上創出獨有景色。希望藉由記錄讓社會大眾看見,並思考人類及海洋的未來。
-
【製作團隊】王純瑋
【評審評語】透過極具視覺震撼力的空拍以及近距離特寫鏡頭,單純的環境音,讓觀影者似乎聽見海洋的悲鳴。短潔,沉穩,內斂,安靜,卻揭示了人類需求與大自然本質共處,其中造成的困境。用一種冷冽的批判,以小言大,傳遞強烈的省思。

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