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分類

2013 中學組 佳作─台中攝影聖地-金龍山

台灣攝影界朋友們口耳相傳的晨昏攝影三大聖地:「北格頭、中五城、南二寮」,分別指北部位於北宜公路上的小格頭、中部南投縣魚池鄉的五城,及南部台南市龍崎的二寮。其實「中五城」確切地點是南投縣魚池鄉槌仔寮的「金龍山」。早期的公共造林,如今已成林,其中以肖楠為主,故往看日出的沿途,山路彎延而上,兩旁鬱鬱林木,陽光穿過枝幹,潾潾波光,彷彿童話裡的世界,所以也是登山健行的好去處。
-
【製作團隊】張育菘 韓立偉 黃鉑淋 黃世隆
【指導老師】邱成順
【評審評語】導演透過攝影機帶領我們到了台中的金龍山,了解一些攝影愛好者的拍攝聖地-金龍山。也透過一些訪談了解這群攝影愛好者為何會選擇來到這個地方,以及他們對攝影本身的喜好與投入。但較為可惜的是影片除了介紹與簡單的訪談外,並沒有在故事上有太大的推進,以致於內容稍嫌薄弱。

看詳細

2013 中學組 佳作─火光百年打鐵英雄

說明埔里打鐵的故事,及打鐵過程。埔里打鐵街已經存在一段歷史,自日治時期開始,會有「打鐵街」這名稱原因是當時政府為了集中管理,並降低噪音汙染,才決定把此街封為「打鐵街」,到現今,興盛狀況雖然大不如前,但依舊有經驗老道的打鐵師傅持續工作著,現在已成為埔里的觀光景點之一,走在街道上,聽著打鐵時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可說是別具特色,令人難以忘懷!
-
【製作團隊】廖子豪 陳峻磊
【指導老師】邱錫塘
【評審評語】很用心地記錄這個古老的行業,細節豐富,畫面豐富,光影也處理得很好,尤其訪問的運用得宜,讓人對這些老師傅肅然起敬,也對這個行業珍惜起來。原鄉踏查的精神就在這裡了,細心記錄身邊的人事物,原鄉的美麗善良都開始發光。

看詳細

2013 社會組 金牌─給我一個家

本片記錄都市原住民在面對重大天災劇變、社會快速變遷、經濟衰退蕭條下的強韌生命力與豐沛創造力。
他們是一群九二一受災戶,十多年來,棲身在都市被遺忘的角落,他們是都會原住民(阿美族人),屬於文化弱勢者,卻又像頑強生存著的野草野花。從原鄉來到都會打拼,不論是臨時工還是板模工,每日辛勤勞動,扮演著都市生產者,來建造都會城,他們辛苦打造別人的家,卻不知何時能建造屬於自己的家,或許颱風或法律隨時可以拆毀他們的家,他們依然樂觀,勇敢面對困境。
-
【製作團隊】林煥文
【評審評語】紀錄一群因921地震而聚在一起的原住民朋友,相互扶持同時又傳承部落文化,細膩呈現具有災民和弱勢族群雙重身份的人們,對於家的渴求和部落文化的重視。

看詳細

2013 社會組 銀牌─人之島,依然美樂?!

ponso no Tao 雅美語的意思是人之島,指的就是蘭嶼;Iranmeylek (中文音,依然樂)則是東清部落的雅美語稱呼。2013年3月蘭嶼東清7號地立起了廢棄土堆置場的牌誌,相關單位未經過部落同意,水泥預拌廠商就逕行動工開挖這片屬於東清部落共有的土地。
-
【製作團隊】陳曉雯 顏嘉明
【評審評語】國家力量和原住民土地觀念的衝突,現代建築和生態的衝突,依然在這個土地上演,而且更為劇烈。觀光帶來的生態破壞和廢棄物處理難題。這些多重矛盾同時呈現在本片中。

看詳細

2013 社會組 銅牌─賴在成龍溼地不走的候鳥

在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有著跟國際巨星一樣的村名,但是因為位處偏鄉,人口外移很嚴重,因地層下陷在多年前的颱風,讓當地的一大塊幾十公頃的農地,瞬間變成溼地,當大家一片失望時,冬天飛來的候鳥讓整個濕地熱鬧了起來。
-
【製作團隊】張余健
【評審評語】廢耕的農地變成生意盎然的濕地,可以說是化腐朽為神奇,是另一種生態之美。本片記錄了這另一種景象,畫面賞心悅目。

看詳細

2013 社會組 佳作─學客語做麼該

玟彤是客家小女孩,一年級的時候,英文已經講得比客語還要好,她很清楚知道為什麼要學英文。  國隆是玟彤的姨丈,之前的工作,需要使用流利的英文。他不是客家人,但十多年前為了追老婆開始學客語,結婚後就停滯,最近才開始認真地學客語。  玟彤帶著家人滿滿的愛和支持,正一步一步往世界的舞台走去。國隆則是試圖回頭正視自己不太穩固的根。本片藉由兩位主角不同層面的對比,以及觀察大人們的想法與行動,反映客語學習傳承的困境。
-
【製作團隊】曾國隆 涂路怡
【指導老師】鄒立仁, 陳博文
【評審評語】從一個客家女婿的角度,反思自己學客家話的歷程。也從客家女婿的眼睛,看到客家庄的日常生活,以及對保存客家話的深沈反思。是此類片中難得的手法。

 

看詳細

2013 社會組 佳作─將魂 Jiang Huen

在熱鬧的廟會中,形形色色的陣頭吸引眾人的目光,充滿神秘感的臉譜,踩踏著華麗的步伐,伴隨著充滿氣勢的樂器聲響,這就是陣頭文化裡的家將。
位於台南市新化區的「吳敬堂家將團」,由團長王延守先生一手創立,王延守先生從國中便開始接觸傳統文化,因為心疼家將文化受到汙名,不忍於此現狀,王延守先生決定要將家將文化推向國際舞台,讓世人真正了解家將文化的涵義,起初創團倍受挫折,但是在王延守先生及他的太太不斷的奔波之下,吳敬堂家將漸漸開始有所起色,而家長們也紛紛改觀,願意將孩子送到家將團。
在吳敬堂家將團中,最特別的就是小小家將,他們大多是當地那拔國小的學生,在校長掛保證之下,學校成立了兒童陣頭團從小開始訓練。小小家將們雖然年紀小,卻有著不凡的身手,拿起法器來,比畫得有模有樣,靠著自身的努力闖出一片天,讓他們在課外之際,可以盡情揮灑年輕的色彩。
每個文化都有需要被保留的地方,透過我們的記錄,我們希望可以看見家將傳統文化的美以及當傳統文化遇上創新文化所碰撞下所產生的火花,也讓大眾釐清對家將的刻板印象,進而重新認識家將,透過小小家將的傳承,讓家將文化永不止息。
-
【製作團隊】林淨雯 黃鈺棻 謝佩純 翁郁婷 郭靜憓
【指導老師】陳炳彰
【評審評語】拍攝技術與剪輯相當流暢,影片傳遞對民俗文化傳承的想法與觀點,算是一部相當完整的影片。一段對於宗教民俗的影片多會以活動做為主要紀錄對象,但本片除了宗教民俗之外,也對於個體參與活動的人物做了某部份的訪談與拍攝,也帶出另一個層次的議題,是值得加以鼓勵的。

 

看詳細

2013 社會組 佳作 ─阿太

阿太張李清出生貧寒,從小到新庄張家為童養媳,而後嫁與張家為媳,與丈夫一起務農耕田,教養子女, 胼手胝足,建立家園,是台灣傳統農家婦女典範。
阿太一生吃苦耐勞,樸實無華。思路清晰,耳聰目明,學習能力強,年少時所學來的歌謠、技藝,雖已96歲高齡,均還記憶清晰。
阿太是土庫鎮第一樂齡學習中心的成員,參與了中心的課程和各種活動,使得從小習得的才華得以重新展現,增進自己的信心,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每天都活在快樂之中,是新庄社區之寶,也是雲林之寶,更是樂齡學習教育之楷模!
影片同時呈現台灣在日據時代及光復前後的生活和風土民情等種種,為當時受日統治的嚴苛,做一見證。
-
【製作團隊】黃世源
【指導老師】曾也慎
【評審評語】透過一位老阿嬤的身影,講述一段小故事。導演把故事的主人翁-
一位非常迷人可愛的老阿嬤,拍攝的相當生動。影片在技術與敍事上有待加強,但在這位幾乎可以拿下最佳女主角的阿嬤加持下,讓整部影片給活了起來。老人家的智慧與歲月的精彩,透過平凡的鏡頭被一一地表現出來,是一部值待好好品味的影片。

看詳細

2013 社會組 佳作─芋頭狂想曲

在屏東來義鄉義林部落認識了排灣族的vuvu們(族語長輩之意),第一次參與他們的生活,聆聽他們生活的聲音,瞭解他們最簡單的快樂。
對vuvu和山豬而言,芋頭是維持生計和生命的重要食物,因此vuvu和山豬變成了敵人,想盡各種辦法,都是為了芋頭。
習慣在山上工作的vuvu們,生活簡單,沒有過多的想要,沒有太多煩惱,對他們來說,只要芋頭能好好長大,族人們可以享用,可以換取需要的物品,這樣就是快樂。
-
【製作團隊】甘祐寧 詹皓中
【評審評語】老夫婦在山邊種著芋頭,生活簡單,環境簡單,看似一段平凡無奇的生活故事,卻對生活中的些許餘味尾尾地道來。影片安安靜靜地表現生活的樣貌,與激情高昂的影片容易勾起觀眾的情緒相比,這部影片反而更能勾勒出生活原本的節奏,讓紀錄片回歸於生活之中。

看詳細

2013 社會組 佳作─出走

在華南,學校、家庭和社區緊密不分。這裡的大、小孩們,無不努力要讓這個社區變得更好。走出學校,走到社區,學校師生聯合社區居民合力改造弱勢家庭的庭院,發現無私分享最快樂。
-
【製作團隊】張庭瑜 王思澄
【指導老師】林麗雲
【評審評語】紀錄學校如何幫助社區發展起來,協助社區進行綠美化以及照顧弱勢家庭。手法平實卻發人深思。

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