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研究是一條漫漫長路。要選擇什麼生物作為研究對象是一門學問。為什麼選擇蝙蝠呢?蝙蝠都住在哪些地方?都吃些什麼?在研究員的眼裡,蝙蝠只不過是用人類所聽不見的聲響賣力生存著。同時,作為環境生態中的重要幫手,牠們非但一點都不可怕,還相當可愛。
影音分類
揹獵物的女人,此意來表達女性的堅毅與強韌的耐心,「揹」不僅止於體力上的負重重量,也是承擔著延續獵人的傳統狩獵文化。本片紀錄著Heydi Mijung,身為太魯閣族的女性同時也是部落裡唯一的女獵人,遵循著祖訓Gaya,實踐了他所守護的森林。隨著冬天來臨,Heydi帶著姪兒重返舊獵場,一步一步帶著姪兒進入了她的狩獵世界。
台灣有近73萬名外籍移工,加上失聯移工則上看80萬人。當他們在台生病、受傷時,卻面臨語言、歧視與醫藥費等重重難題。
菲籍漁工Santos發現右腎疼痛,卻因語言隔閡延誤治療,差點就要洗腎。直到遇見同鄉的華人醫師黃恩澤,才讓病情獲得緩解。本片走入黃恩澤診間,從他診治的個案,剖析外籍漁工乃至在台移工普遍面臨的醫療困境。
住在平溪鐵道旁的闕姓一家人,阿公因為過去礦工的塵肺症惡化,開始無法負荷辛苦的農活而有放棄耕作的念頭,大學剛畢業的孫女闕莉恩闕莉庭姊妹,因心疼老人家一生心血將付之一炬決定代父出征,返鄉接手家中產業,開始過著半夜挖筍、圍剿山豬、開小山貓耕田的日子,這一家人彼此牽絆與付出又為當地社區開啟了某種微妙的變化。
藉由蜂農的生活,
意象蜜蜂在生態中擔任著生產、運輸及服務的重要角色。
蜜蜂的活動範圍約在半徑2.5公里內,
同時牠們的日常也間接幫助人們生活、生產、生態的區域性範圍
敘述在養蜂生活中,如何解決糧食問題及改善周遭的生態,
也是近期社會應該被重視的環節之一
以及如何在未來的環境帶來可持續性發展和在農業上效率性的貢獻。
位於偏鄉的內埔農工有一群鍾情於儀隊訓練的孩子,他們先天條件並不如人,但是為了積極掙脫乏味的生活、世襲的生活方式與工作,他們刻苦訓練、尋求表演及比賽的機會。看見外面的世界讓他們對生活有了新的感觸,也期待自己能夠活出不一樣的生活、發光發熱,更讓外面的世界看見內埔,這塊孕育他們的土地。
93歲的阮素瑟阿媽回到當年工作的老藥房,這是父親創辦的漢醫店,藥房里封存著一百多年的歲月與回憶,這一百年來老藥房伴隨菁寮這個老村落一起成長、一起沒落,見證著日治時代以來台南鄉下農村的共同命運。直到有電視劇的製作單位找上了他們…
在北部工作兩年多了,那天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突然想起這一大片田埂路,於是,很熱血地搭了五個半小時的客運回家。
結果回家以後,一連串不在計畫內的事件接踵而來,逼得我開始思考,自己、田埂路、家人之間的關係。
謝伊平,從小在台北都市長大的女孩,大學畢業後,懷抱著人生夢想,攻讀台大研究所,卻因「緣」際會,來到台南一座有機農場,成為一位有機農夫,從此改寫人生的篇章。
從學校理論到農場實踐,面對有機栽種的不易,探討有機背後真正的意義。 選擇有機,不再只是為了健康,而是為了永續的家園。
一個住在花壇小農村的男孩,從小跟著爸爸做園藝工作,受到影響的廷瑋,在小學時就下定決心「要像爸爸一樣」。
但,他的爸爸不願意讓他走上這條路,於是他努力學習關於這些園藝的事,希望爸爸可以看到他的「原意」,將來能夠成為「厲害的園藝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