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影片

原鄉踏查 得獎清單

2019 小學組 佳作─174巷小時光

從學校路經過社區裡的溪流和巷弄到「南郭郡守官舍群」,是我們經常走踏的路徑。越來越熟悉這裡後,我們開始思考,還可以為老街區做些什麼呢?

得獎清單 歷史演進

2019 小學組 銅牌─磚情

神秘的大煙囪引發孩子們的好奇,呼朋引伴到磚窯廠拜訪耆老,透過資料蒐集、田野調查探索紅磚製作過程、了解磚窯廠歷史、見證產業的興盛衰微。

得獎清單 歷史演進

2019 小學組 銀牌─舊城東安之戲裡乾坤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後門棄置已久的東安戲院外牆,老舊的電影看板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於是以學生的角度記錄、探查東安戲院與市場。

原鄉踏查 得獎清單 環境生態

2019 小學組 金牌─給噶瑪蘭的祝福

大湖溪是蘭陽平原上最後一條天然野溪,而今年河川局預計整治拓寬這條野溪,這裡好美好,希望它能夠永遠維持這原始美麗的樣子。

原鄉踏查 得獎清單 環境生態 社會文化

2018 社會組 環境生態特別獎─上山走走

透過阿里山鄒族獵人的日常與打獵過程,看見獵人與自然、土地的深厚連結,並揭開狩獵文化的神祕面紗。

人物寫真 得獎清單

2018 社會組 佳作─紙鳶去哪裡

康慧賢28歲來到雲林水林當友善小農,追求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片中記錄他面對農村環境,如何以自身所長幫助當地。他會在這裡待多久呢?

人物寫真 得獎清單 社會文化

2018 社會組 佳作─神姬

名儀是美甲美睫師,月嬌是家庭主婦,因為人生的際遇,使她們成為神明代言人。面對著使命與現實的衝突,她們該如何尋求平衡?

得獎清單 環境生態

2018 社會組 佳作─看不見的大怪獸

三位朗島國小的六年級生,透過環島進行測量實驗,及訪談家人,藉這次機會深入了解自己所生長的這座小島正面臨的核廢料問題。

得獎清單 歷史演進

2018 社會組 佳作─洲尾末夏

「洲尾」是台北市北投「洲美」社區的舊地名,2018年夏天,是大家與這片土地的最後時光,居民與孩子們用生活、音樂與創作記下自己的樣子。

人物寫真 得獎清單

2018 社會組 佳作─後山紀事-鋼筆人生

賴義山經營的鋼筆店已開業一甲子,86歲的他依舊堅守工作崗位。這部片訴說太平洋戰爭時賴義山的親身體驗…還有他對鋼筆的愛及生活的熱情。

人物寫真 得獎清單

2018 社會組 佳作─後山阿爸

劉一峰(Yves Moal)神父25歲時來到台灣,奉獻超過半世紀歲月。1999年接任花蓮安德啟智中心後,幫助許多人重新找回生存的意義⋯

人物寫真 得獎清單

2018 社會組 佳作─來來理髮廳

台北六張犁巷弄中有一家傳統理髮廳,50多年經歷的老闆從學徒、創業,現在依然保持每天工作,直到他將手上養家的重擔放下,傳承手藝給兒子。